他表示,由于现在部分客户并不愿意接受0.56欧元/瓦的最低价,因此一些客户原本计划的光伏电站项目也中途取消。
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上网电量可达约91250万千瓦时。甘肃省山丹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懈,着力实施引强入丹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元至八月份,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5项,32项已开工建设,3项正在做项目开工前期相关工作,项目总投资154.4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4.16亿元,资金到位率22%,项目履约率100%,项目开工率91%。
甘肃省山丹县与广东瑞德兴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东乐北滩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于9月25日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达70亿元。该项目的建设,对缓解当地资源瓶颈约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市场准入加兼并重组,对于整个太阳能行业而言,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新主题,其中,受前两年行业低迷影响最深的多晶硅环节将首当其冲。而市场准入只是开始,其后续意图则在于引导太阳能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在产业规模增量控制基础上推动存量深度整合。中国大陆工信部日前发布了《太阳能制造业规范条件》,此外,由工信部主导制定的《太阳能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不久也将发布。
另外,分析人士认为,去年3月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已开始实施,自此之后该行业就陆续步入整合期,随着后来行业低迷至深而导致的中小企业关停潮加速推动,特别是此次推出太阳能全行业准入条件,或将推动多晶硅行业企业整合潮相比其他环节更加惨烈。分析人士认为,此文件对于推动太阳能制造业告别过去无序盲目扩张、避免产能过剩加重意义重大,透过引入市场准入机制,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规范条件》对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在产能方面设定了准入标准: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兆瓦);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
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组件在新兴市场的增幅明显,对日本、印度、非洲的综合增速达200%。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光伏内忧外患,行业的整合要疏堵结合,一手抓规范,一手给指引。专家认为,此次《规范条件》出台,给光伏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拧紧了螺丝钉,企业将各凭本事,争取进入白名单,必然给行业带来一段阵痛期。未来,多晶硅的破产重组还将继续,预计现有的五六十家多晶硅企业,将有90%的被淘汰出局,最终形成五六个多晶硅企业集团。
此外,除了行业自身调整中的阵痛,还要警惕外来威胁可能引发的外伤感染。虽然我国在欧美传统市场受挫,但凭借中欧价格承诺及对美的反制措施,仍保留了在传统市场上的基础份额。
9月20日,我国宣布对美国开征反补贴税,韩、德两大多晶硅巨头幸免于难,中国多晶硅企业恐难有好日子。同时,由于欧美双反及全球需求趋缓,靠低价竞争占领市场的出口模式已走不下去。《规范条件》还明确规定了对现有及新建企业及项目产品需满足的生产条件以及光伏制造项目能耗、水耗的指标,其废气、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大气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及项目,其产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税和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在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产业链整合显得格外惨烈。
全国2.8万吨的产能中,有2.2万吨在江苏中能生产,一个企业占了行业近80%的产能,大多企业几乎是半死不活。业内表示,光伏行业若要彻底走出低迷期,兼并重组、行业整合不可避免。韩国OCI和德国瓦克公司为世界前十大多晶硅生产商,分别将90%和60%以上的多晶硅输往中国,极大压低了多晶硅进口价格,85%以上的企业面临淘汰,行业陷入困境。《2013-2017年中国多晶硅行业供需形势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和产量占全球60%,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占全球40%,产能过剩明显。
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企业的开工率非常低。近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等多个方面划定门槛,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规范条件》的出台,加上先前的政策铺垫和技术手段支持,光伏行业新一轮整合大潮开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光伏内忧外患,行业的整合要疏堵结合,一手抓规范,一手给指引。
9月20日,我国宣布对美国开征反补贴税,韩、德两大多晶硅巨头幸免于难,中国多晶硅企业恐难有好日子。专家认为,此次《规范条件》出台,给光伏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拧紧了螺丝钉,企业将各凭本事,争取进入白名单,必然给行业带来一段阵痛期。业内表示,光伏行业若要彻底走出低迷期,兼并重组、行业整合不可避免。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组件在新兴市场的增幅明显,对日本、印度、非洲的综合增速达200%。随着《规范条件》的出台,加上先前的政策铺垫和技术手段支持,光伏行业新一轮整合大潮开启。《2013-2017年中国多晶硅行业供需形势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光伏组件的产能和产量占全球60%,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占全球40%,产能过剩明显。
同时,由于欧美双反及全球需求趋缓,靠低价竞争占领市场的出口模式已走不下去。《规范条件》还明确规定了对现有及新建企业及项目产品需满足的生产条件以及光伏制造项目能耗、水耗的指标,其废气、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大气及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及项目,其产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税和国内应用扶持等政策支持。
韩国OCI和德国瓦克公司为世界前十大多晶硅生产商,分别将90%和60%以上的多晶硅输往中国,极大压低了多晶硅进口价格,85%以上的企业面临淘汰,行业陷入困境。此外,除了行业自身调整中的阵痛,还要警惕外来威胁可能引发的外伤感染。
未来,多晶硅的破产重组还将继续,预计现有的五六十家多晶硅企业,将有90%的被淘汰出局,最终形成五六个多晶硅企业集团。虽然我国在欧美传统市场受挫,但凭借中欧价格承诺及对美的反制措施,仍保留了在传统市场上的基础份额。
近日,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资源综合利用及能耗等多个方面划定门槛,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多晶硅企业的开工率非常低。在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产业链整合显得格外惨烈。《规范条件》对光伏制造企业按产品类型在产能方面设定了准入标准: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硅锭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棒年产能不低于1000吨;硅片年产能不低于5000万片;晶硅电池年产能不低于200MWp(兆瓦);晶硅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200MWp;薄膜电池组件年产能不低于50MWp。
全国2.8万吨的产能中,有2.2万吨在江苏中能生产,一个企业占了行业近80%的产能,大多企业几乎是半死不活国际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开发商凤凰太阳能公司(Phoenix Solar)将为新加坡最大的零售商之一Sheng Siong的分销部门CMM,设计并建设号称将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光伏安装项目。
据凤凰太阳能介绍,该1.2MW项目坐落于CMM的公司总部以及集中分销中心屋顶,占用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为CMM设施提供15%的电力。ShengSiong首席执行官Lim Hock Chee表示:这一项目的商业和环境回报,使其成为一个可行的经营决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产生效益。
如果这一增长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在十年内,光伏将成为新加坡的一种主流电力来源。凤凰太阳能总经理克里斯托夫英格林(Christophe Inglin)表示:多亏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我们预计新加坡光伏安装量在2013年有望达两倍以上,到十二月达到至少20MW。
该项目将于2013年底竣工,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光伏安装项目。凤凰太阳能表示,CMM系统证明了新加坡光伏的商业可行性如果这一增长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在十年内,光伏将成为新加坡的一种主流电力来源。凤凰太阳能总经理克里斯托夫英格林(Christophe Inglin)表示:多亏了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回报,我们预计新加坡光伏安装量在2013年有望达两倍以上,到十二月达到至少20MW。
ShengSiong首席执行官Lim Hock Chee表示:这一项目的商业和环境回报,使其成为一个可行的经营决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产生效益。据凤凰太阳能介绍,该1.2MW项目坐落于CMM的公司总部以及集中分销中心屋顶,占用面积达1.1万平方米,为CMM设施提供15%的电力。
该项目将于2013年底竣工,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光伏安装项目。凤凰太阳能表示,CMM系统证明了新加坡光伏的商业可行性。
国际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系统开发商凤凰太阳能公司(Phoenix Solar)将为新加坡最大的零售商之一Sheng Siong的分销部门CMM,设计并建设号称将成为新加坡最大的光伏安装项目就装机量大于250kW的光伏电站而言,参加法国招标就必须具备法国碳足迹证书。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盈盈秋水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